但要我国经济真正转型,还需要配以政治体制的转型。
对这一切严重祸害,某些执政的政治家豪不在乎。但要熬多久,他们心里无底。
它们死亡的后果是: 河流和溪流发黑, 变臭, 毒素积累, 伤害人畜。遇极端天气,北京、河北或将联合控霾。这就是祖国母亲遭此劫难的根本原因。2013年01月30日新京报《北京市环保局:污染物排放量大是重污染根源》披露: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经过数据统计发现,27号时,北京城区上空污染物总量已经接近300万吨,污染物加合的总水平已经不是国外的微克量级,而是中国特色的毫克量级了。这个战略任务压倒一切,胜过当年的GDP硬指标。
这也是政府层面对转型的一个重要定性衡量。所以,把中国的7亿农民变成无产者,挤进城里打工,是新生官僚资产阶级存活与发大财的需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发展资本市场,培育和发展多元投资主体。
现在,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经济既要发挥主导作用,又要与非国有企业公平竞争。根据这个要求,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多维度的。尤其很多央企还是按照上世纪80年代通过的、现在已经过时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法建立的国有企业,董事会试点企业只有30多家。而目前在120多家央企中,只有寥寥几家实现了股权多元化,极少是混合制股权多元化,实现整体上市的企业还是空白。
据此,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改革应该达到分配合理、克服职工收入悬殊、民主管理、保障职工权利、企业盈利全民共享等要求。我们认为,研究所有制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
这种意见主张的国有企业改革再定位,似乎是主张退回到原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状况。很多名义上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也是貌是神非。第二种,实行经济核算制的企业模式。再一种意见是主张国有企业完全退出竞争性领域。
一种意见认为要取消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明确国家和企业的权利和责任,转变政府职能,把不应由政府行使的职能转给企业、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改革和调整政府机构。由于国资委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导致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其理论依据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到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实行两权分离。我们当时提出:企业再生产是整个社会再生产的基础。
而我国国有企业没有机动权利和独立性,事无巨细都要向上级机关请示。而且,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尚未完成: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有很多工作要做,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不尽合理,垄断企业改革任务艰巨,国有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改革遗留问题需要解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待改进。
采取积极措施,依靠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关心和安排好下岗职工的生活,搞好职业培训,拓宽就业门路。这两项措施的实质是推进产权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我认为,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看,这个理由不能成立。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记者:你刚才提到,现在国有企业善其身的问题还远未解决。第四种,有经营权的企业模式。这样的企业就类似一个车间,用产品分配来代替产品交换,对企业实行供给制的管理办法。
国有资产的平台化不仅模糊了政企边界和企企边界,而且扭曲了资金配置体系,挤压了民间资本的发展空间。2.坚持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公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
而且,国有企业在世界各国是普遍存在的,我国现阶段更不能全盘取消。但是,实行承包制的企业既不能做到完全自主经营,更说不上能够自负盈亏,也就难以做到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
来源:财新 进入专题: 国企改革 。3.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实行分类指导。
其中,在396个国民经济行业类别中,国有经济涉足了380个行业,行业与布局达到96%。因此,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思路与过去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相比较,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国有企业改革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起步记者: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有企业改革是如何起步的?周叔莲:是从1978年10月四川省选择宁江机床厂等六个企业开展扩权试点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除了扩权让利外,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文魁的研究,过去几年,国有企业在营业收入、营业利润、总资产、净资产等方面的增值速度,都远不如私营企业,效益指标也远逊于私营企业。从2003年开始迄今,一项关键改革措施是改革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
绝大多数的国有企业都应该是真正的企业,即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盈利为经营目标。10.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产权关系明晰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第一个特征。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是你学术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你也亲历和见证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整个历程。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只有协调推进、全面完成这四个维度的要求,才能完成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国家经委等六个部门又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选择首都钢铁公司等八家企业开展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因此,实行国有企业改革,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成为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
可行的办法是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实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使国有经济逐步退出不该进入的行业。在改革初期,对于如何扩大企业自主权也有争议。
不过,也要看到,现在国有企业善其身的问题还远未解决,而 善天下就差得更远了。例如,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国营企业是最成熟最彻底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什么这种生产关系需要改革。
9.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发挥企业家的作用。除了这些弊端,中国国有企业最为人诟病的,是垄断优质资源,导致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活力不足。